浏览次数:1000|发布时间:2025-02-26
特来电,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领域及充电网运营的佼佼者,其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的总部基地大楼,以独特而创新的姿态拔地而起。
这里不仅是高效便捷的办公空间,更是全国首创集“新能源、新交通、新建筑”于一体的“超阶零碳智慧化大楼”。
而由江河幕墙与江河光伏联袂为特来电总部大楼打造的“发电外衣”——光伏幕墙系统,以BIPV技术重新定义了超高层建筑的绿色价值,成为这座城市能源革新者的坚实助力。
Part.01
给建筑披上“发电外衣”
Coat buildings with a 'power generation cloak'
△特来电总部大楼
特来电总部大楼高116米,地上23层,外观简约大气。初见之下,似乎很难察觉它与其他写字楼的异同,然而,其奥秘实则隐藏于幕墙之中。
利用BIPV(光伏建筑一体化)技术将光伏幕墙与建筑完美融合,赋予幕墙吸收太阳能并转化为电能的能力,宛如为建筑披上了一件“发电外衣”,发出的电不仅可用于大楼的日常办公,还能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。
同时,也让建筑由单纯的耗能体转变为兼具发电功能的结构体,不但实现了建筑功能与能源生产的和谐共生,还在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上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Part.02
“微型发电站”如何发电?
How does a 'micro power station' generate electricity?
△大楼立面幕墙外观
这座犹如“微型发电站”的大楼,是如何发电的呢?
在江河幕墙与江河光伏的携手设计下,BIPV技术得以大放异彩。将大楼的幕墙与光伏组件紧密结合,使建筑成为了太阳能发电的绝佳载体。
大楼南、东、西三个立面,在建筑层间不透光的位置,设计师巧妙地用光伏幕墙代替传统玻璃幕墙。这些光伏幕墙采用了光电转换效率较高的光伏组件,确保在各种光照条件下都能稳定发电。
△大楼塔冠位置的光伏幕墙
而在阳光直射、遮蔽较少的塔冠和裙楼雨棚上,则选用了效率更高的单晶硅光伏组件,使发电量倍增。
如此一来,大楼的幕墙便能将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能,一座“微型发电站”就此诞生。
Part.03
美学与功能并重
Emphasize both aesthetics and functionality
△立面光伏幕墙与透光幕墙实现了协调统一
为了避免光伏幕墙与透光幕墙的玻璃颜色差异,设计师采用了镀热反射膜工艺,通过精准控制玻璃反射率,实现了幕墙颜色的协调统一,同时赋予了建筑现代科技感与时尚气息。
塔冠屋顶采用黑色TP6+PVB+晶硅电池片+PVB+TP6双玻光伏组件,在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同时也彰显时尚与实用并重的设计理念。
△塔冠晶硅光伏系统
南立面裙楼雨棚的黑色晶硅组件与塔冠遥相呼应,组件的倾斜角度经过精心设计,既保障排水顺畅,又有效减少了积灰对外观和发电效率的影响。
△裙楼雨棚光伏系统
光伏组件外侧采用的压延玻璃,更是有效地避免了镜面反射的光污染问题,体现了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与责任担当。
Part.04
专业精神铸就安全施工
Professional spirit forges safe construction
△大楼立面光伏幕墙安装
在幕墙施工过程中,面对立面传统幕墙与光伏幕墙交叠布置的复杂安装挑战,江河幕墙团队展现出了专业的实力与匠心精神。
从光伏组件的背出线设计,到铝合金横梁兼直流电缆桥架的巧妙应用,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与努力。
同时,团队还全面考虑了光伏板在安装时与建筑主体结构的协调、防水等问题,高效高质完成了施工任务,确保了光伏幕墙既美观又安全,为特来电总部大楼的零碳智慧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△大楼光伏系统示意图
值得一提的是,江河光伏为特来电总部定制设计的光伏系统,采用了创新的光储直柔配电系统。
这一方案使得光伏系统产生的电能可直接为直流充电桩、直流灯具等设备供电,从而减少了能源转换环节,提升能源利用效率。
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为大楼提供了更加高效、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,更为未来建筑能源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启示。
Part.05
引领零碳建筑新典范
Leading a new model of zero carbon buildings
特来电总部大楼的零碳智慧化建设成果,不仅为自身提供了绿色、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,还极大地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,为城市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,成为引领零碳建筑的新典范。
让建筑自己发电,这只是绿色革命的开始。
作为能源革新的先锋,特来电与江河幕墙、江河光伏携手打造的这座“零碳智慧化”,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图景:
当更多建筑披上“发电外衣”,我们终将见证,每一面墙都是能量场,每一栋楼都是充电站。